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說起來容易想做好卻不容易。
首先,高三家長必須清醒地看到,家長的焦慮情緒一定會傳染給即將高考的孩子。這對于自己的孩子是有害無利的。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放平心態,避免這種無益焦慮。
其次,從客觀規律來講,受中小學教育將近十二年,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學生整體中的水平和位置等,都基本成型了。幻想一些過高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反而會自產生一些焦慮。這種焦慮往往通過語言、表情等表現出來,難以掩飾。在高三考生面前“假裝鎮定”反而會激活孩子的焦慮情緒。放棄不必要的的焦慮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再次,不要輕易相信社會上一些自媒體,特別是從事高三補課的商業機構故意販賣的焦慮。離高考還有幾天,不太可能有神奇的機構及“能人”,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提升高考分數。如果有,早干嘛去了?這種“臨時抱佛腳”只能是花錢購買心理安慰。
今天,我想以“溫”字的三個詞組,表達幾個觀點供參考。強調的是不冷不熱不過度,恰到好處即為“溫”。“恰到好處”依然表現出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溫”強調的則是捏拿好分寸感。即營造一種溫暖、溫馨的生活、學習上的常態,讓孩子有一種積極、樂觀、穩定的心理狀態,從而在高考中發揮到最佳水平。
01溫馨的家庭
家庭環境雖然與居住面積有關,但更強調是干凈、整潔、有序、溫馨。有條件的也可以買一點散發著淡香的鮮花。因為干凈、有序、淡香的家庭物質環境有利于穩定、平靜孩子的心理。
溫馨環境也包括常態、穩定的作息時間,以便確保高質量的睡眠及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低音放一點輕松的音樂,適當地提前睡眠,早睡早起似乎也有必要。
溫馨環境也可以包括健康、營養的飲食。大魚大肉、營養補品、辛辣刺激、冷飲傷胃都沒有益處。常態可口、健康營養的家常菜就可以了,有條件的可以輔以溫補煲湯。
溫馨環境還包括提前給孩子準備一些考試用品,包括身份證、準考證等證件,簽字筆、2B鉛筆等文具,公交卡、零花錢等。恰逢雨季準備雨傘又可遮陽,備點止血貼有備無患,還可以專門準備一個透明塑料袋裝好。
溫馨環境更重要的表現是:盡可能不談高考話題,特別是高考的幾天中,盡量避免談及當天考試科目的答題好壞。因為當天考試都已經結束了,談論答對正確與否只能徒增煩惱。
02溫習的學習策略
溫習強調的是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通過溫故而增強記憶而已。考前再進行系統的全面地復習,時間不允許也沒有必要。堆成小山似的復習資料也可以放在一邊不看了。還應該避免新的難題怪題的解題訓練。對于絕大部分同學來講,在基礎題上不丟分是最有價值的。把會做的題都做對了,就能夠獲得最高分。
溫習可以是查漏補缺。課程標準、考試說明、課本、近期模擬題、錯題本等,可以粗略翻到想查看的那一頁。也可以嘗試對照知識點,系統梳理、回憶一下知識結構。過往的試題特別是曾經出錯的地方,看看能否找出曾經的思維障礙,知道解法并舉一反三。
溫習應該是低強度的。聽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是值得提倡的,或者家長陪同進行一些強度較小的體育鍛煉。閉目養神、多一些深呼吸也是一種挺好的調整方式。電腦游戲應該禁止幾天。
03溫暖的交流氛圍
高考前夕和高考過程中,準時接送很重要。父母和子女之間,彼此心照不宣,雙方的溝通都特別地謹慎、小心。其實過于在意對方,反而增加緊張感。還不如彼此溫暖一些,相互鼓勵。
溫暖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微笑著鼓勵孩子;你是最棒的!這次發揮得會更好!積極的心理預期往往會帶來最佳的目標。
溫暖還表現為言行的鼓勵。復習期間、考試期間,家長最好不打聽“考得怎么樣”。即便是有一天哪一科考生覺得有點難,發揮不好不順意,家長的最好語言:“孩子,沒事。你不會做,別人也不會做。放心吧,準備明天考得更好。”鼓勵的溫暖語言比唉聲嘆氣,甚至指責更有積極意義。
注重儀容也是一種溫暖。有的家長很聰明,特意穿著有寓意的紅色上衣,甚至旗袍盛裝,或者棒著鮮花迎接,見面擁抱等。以上只要不過頭,我也持贊成態度。因為它是一種溫暖、正向的交流、溝通方式,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