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記可以使校長、教師和學生的無形思維有形化,使后繼思維可以建立在以前的基礎之上,從而不斷增加思維的深度。在我們撰寫教學反思日記時,要持之以恒、突出重點,運用生活語言,對反思內容進行總結升華。
如果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能夠每天堅持寫日記,讓教與學建立在思維基礎上,將其中感觸最深、思考最多,教與學的所想、所做的內容通過日記呈現出來,并積累起來,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本文整理自山西師范大學韓琴教授在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中的分享
本文共3372字,仔細閱讀需9分鐘
什么是反思?
我們可以將“反思"理解為內省。反思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東西的理解或描述。我們也可以將“反思"看作是一種高級認知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問題解決。反思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著的沉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育、教學,在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支持下,對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背后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過程中,能夠發現、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并積極尋求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其中,“積極、持續的思考”是指教師愿意對教育、教學活動及其背后的觀念、假設進行思考,并能持之以恒;“周密、深入的思考”是指教師多角度、多側面地分析、評價教育、教學活動及其背后的觀念、假設,進而做出合理判斷、選擇;“自我調節性地思考”是指教師能運用“周密、深入的思考”,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監控、調節,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教師共同發展。
教師為什么需要寫教學反思日記
教學反思既是一個能動的、審慎的認知加工過程,也是一個與情感和認知都密切相關并相互作用的過程。對于教師來說,教學反思有利于促進教師自我教育,提高教學理論素養,促進教師從經驗型向反思型轉變。不僅如此,還有助于教師把自己的經驗升華為理論,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縮短專業化成長時間,增強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和神圣感,形成高尚的師德。
寫日記是一個深入反思并系統表達思想的過程。校長、教師和學生通過寫日記,可以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自己的所思、所做,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語、行為和效果,從而提升日常行為的境界和水平。
作為校長,通過日記反思自己一天的管理行為中的得與失,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寫日記梳理課堂經歷,修正失誤,總結經驗,明確后續教學的工作價值取向,減少不良教學行為方式的出現;學生通過寫學習日記,反思一天的學習中的收獲與困惑,發揚成績,矯正不足。
在當代學習型社會里, 在教育終身化的背景下, 寫日記對校長、教師和學生至關重要,是校長、教師和學生自主提高素質的必修課,是其素質提升的根本途徑。新課程改革以來,特別倡導教師寫反思日記,來促進專業成長。
教學反思日記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教學反思日記的基本內容包括:
1.日記的日期與時間發生的事件;
2.對一天(一段時間)中所發生事件的概括性記錄;
3.對令人興奮的、疑惑的或已經證實的一兩個事件進行深入、詳細的記錄與分析;
4.根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我們的教學目標什么?今天的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為什么?
5.今天的教學對學生都有哪些幫助,舉例說明;
6.今天的教學內容是否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為什么?
7.今天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進行了哪些教學活動?優缺點是什么?
8.今天是否設置了特殊的教學情境?其目的是否達到?為什么?
9.今天教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
10.今天教學中采用了哪些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方法好嗎?為什么?
11.教學對我將來的教學有何幫助與啟示?
教學反思日記有哪些類型?
反思日記多種多樣,有案例式、主題式、教學過程中的還有行動研究報告式。
1案例式反思日記
案例式的反思日記針對教育教學中的成敗得失、典型案例。把這些案例整理清楚,案例是真實的,具有典型性和問題性。這個案例必須包括一個或多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案例要寫好,應該要講述一個故事,并且要把故事講好、講深、講透徹。要用這個故事引出一個核心話題或中心問題,圍繞這個問題來鋪設故事。通過這個案例的分析,要對人產生啟發,產生移情作用。在案例中可以引述材料,如老師的話、學生的話等,以增強案例的真實感。同時也需要對已經做出的決策的評價,要講好講清楚。
案例式反思日記的結構,包括標題、引言、背景、主題和案例分析五部分。
引言是對事件大致場景的描述,背景要交代清楚事件發生的情境、時間、地點、任務、起因等,主題包括問題呈現和問題解決兩個過程。問題呈現中,講清問題如何發生、問題是什么、為什么發生;問題解決著力體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及問題解決中面臨的困難。案例分析主要是呈現,涉及問題解決中的利弊得失、存在問題、體會啟示等。
我們在做這種案例分析時,首先要確定主題,再搜集整理資料、篩選分析資料,再布局成文,最后修改稿件。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案例選擇要求事件真實、典型、復雜,包含一個或多個教學中的核心問題。描述時要客觀、生動、突出主題。事件分析時要有理有據。
2主題式反思日記
第二是主題式的反思日記,與案例式的反思日記類似。要求圍繞一個主題,關注事件在多個情境中發生的樣態。主題式反思日記體現故事性、真實性與意義性。
在主題式反思日記中,比較注重敘事。敘事就是要把事件講清楚。要選擇有價值的故事,深度描述故事情境,厘清故事情節,并且突出闡明故事的意義。
3教學過程反思日記
以上兩種反思日記傾向于利用故事來進行分析與反思,教學中還有教學過程反思日記。教學過程反思日記,要把教學設計體現出來。我們要分析的內容包含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以及教學目標分析。在進行分析時,可以把設計思路標注出來。另外,在對內容進行分析后,要結合評價標準一一對應,進行反思。
4行動研究報告式
行動研究反思是十分適合教師的一種研究。研究出的問題可能只存在于本校或本班,所以具有特殊性、微觀性和直接性。研究的首要目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研究過程具有系統性和開放性,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廣泛接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不停修訂、實踐、再修訂、再循環的一個循環、開放、系統的過程。研究方法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可以把各種教育方法納入之中。
教學反思的重點
無論是哪一種反思日記,我們都可以有重點地進行記錄。
1.可以聚焦于一堂課的成功之處,做深入分析,以備后用。
2.可以寫不足之處,把失誤記錄下來,反思原因,引以為戒。
3.寫教學機智,譬如怎樣巧妙解決學生惡作劇的小插曲。
4.寫學生表現,即在課堂中尋找學生表現出困難的痕跡記錄下來,對癥下藥,尋找幫助學生的方法。
5.反思教學細節,細節中蘊含著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要注意方式方法。
6.反思媒體運用、板書設計是否為教育教學錦上添花。
7.反思教學設計、習題設計,反思實際與預設之間的差距,并對原預設修正完善、揚長避短。
8.寫“再教設計”,重構教學。我們不僅要發現問題,提出策略,還要對我們的教學進行修改,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思路。
教學反思日記,在校長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促進了教育者的心靈修煉,讓校長、教師擁有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可以更理性去教育和引導孩子;是對教育專業的提升,啟迪教育者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更多地把目光放在教育的方式中,用心記錄學生生命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去關注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專業成長的變化。撰寫教學反思日記,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都意義深遠、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