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

服務熱線:400-968-1728
今天是 2023年03月01日 01時36分51秒

教育資訊

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有這些變化

時間:2021-12-09人氣:

近日,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刪除兩次測試間隔時間的要求、取消屬地報名要求、明確電子證書和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等,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具體內容跟小編一起來看——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和應用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部署要求,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廣泛調研、公開征求意見基礎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于11月27日簽發第51號教育部令,頒布新修訂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此次修訂旨在解決制約普通話水平測試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著力提高測試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提升測試服務能力。


《管理規定》進一步完善測試管理體系,明晰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的管理職能和測試機構的工作職責。《管理規定》規定普通話一級甲等須經國家測試機構認定,一級乙等及以下由省級測試機構認定,并將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的頒發機構由省級語言文字工作辦事機構統一變更為國家測試機構,增強了專業測試的統一性、權威性。


《管理規定》明晰不同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完善權利保障和法律責任。首次對測試員和考務人員的權益保障作了明確規定,并增加對測試機構違規行為的處理規定。《管理規定》還建立應試人申訴機制,規定應試人對測試成績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核,明確復核申請提出時間、接受單位,受理及作出決定時限等。


《管理規定》提出一系列便民新舉措。刪除兩次測試間隔時間的要求,擴大測試服務供給;取消屬地報名要求,明確應試人可根據實際需要,就近、就便報名參加測試;針對殘障人士的實際需求,強化對特殊人群的語言測試服務;明確在境內學習、工作或生活3個月及以上的港澳臺人員和外籍人員可自愿申請參加測試;增加電子證書相關規定,明確電子證書和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管理規定》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一步,教育部、國家語委將修訂研制等級證書管理辦法、測試工作隊伍管理辦法以及視障、聽障人員測試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完善測試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有針對性地加強培訓,健全工作機制,提升測試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起看《管理規定》全文——

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和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普通話水平測試(以下簡稱測試)是考查應試人運用國家通用語言的規范、熟練程度的專業測評。


第三條  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主管全國的測試工作,制定測試政策和規劃,發布測試等級標準和測試大綱,制定測試規程,實施證書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語言文字工作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測試工作。


第四條  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設立或者指定國家測試機構,負責全國測試工作的組織實施、質量監管和測試工作隊伍建設,開展科學研究、信息化建設等,對地方測試機構進行業務指導、監督、檢查。


第五條  省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可根據需要設立或者指定省級及以下測試機構。省級測試機構在省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試工作的組織實施、質量監管,設置測試站點,開展科學研究和測試工作隊伍建設,對省級以下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進行管理、監督、檢查。


第六條  各級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依據測試規程組織開展測試工作,根據需要合理配備測試員和考務人員。


測試員和考務人員應當遵守測試工作紀律,按照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的組織和安排完成測試任務,保證測試質量。


第七條  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要為測試員和考務人員開展測試提供必要的條件,合理支付其因測試工作產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勞務等費用。


第八條  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應當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按照標準收取測試費用。


第九條  測試員分為省級測試員和國家級測試員,具體條件和產生辦法由國家測試機構另行規定。


第十條  以普通話為工作語言的下列人員,在取得相應職業資格或者從事相應崗位工作前,應當根據法律規定或者職業準入條件的要求接受測試: 


(一)教師;


(二)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


(三)影視話劇演員;


(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五)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應該接受測試的人員。


第十一條  師范類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話劇表演專業以及其他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關專業的學生應當接受測試。


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應當為本校師生接受測試提供支持和便利。


第十二條  社會其他人員可自愿申請參加測試。


在境內學習、工作或生活3個月及以上的港澳臺人員和外籍人員可自愿申請參加測試。


第十三條  應試人可根據實際需要,就近就便選擇測試機構報名參加測試。


視障、聽障人員申請參加測試的,省級測試機構應積極組織測試,并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視障、聽障人員測試辦法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普通話水平等級分為三級,每級分為甲、乙兩等。一級甲等須經國家測試機構認定,一級乙等及以下由省級測試機構認定。


應試人測試成績達到等級標準,由國家測試機構頒發相應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


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全國通用。


第十五條  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分為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二者具有同等效力。紙質證書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統一印制,電子證書執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標準》中關于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電子證照的行業標準。


紙質證書遺失的,不予補發,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測試成績,查詢結果與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六條  應試人對測試成績有異議的,可以在測試成績發布后15個工作日內向原測試機構提出復核申請。


測試機構接到申請后,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如受理,須在受理后15個工作日內作出復核決定。


具體受理條件和復核辦法由國家測試機構制定。


第十七條  測試機構徇私舞弊或者疏于管理,造成測試秩序混亂、作弊情況嚴重的,由主管的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給予警告、暫停測試資格直至撤銷測試機構的處理,并由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測試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測試規定的,可以暫停其參與測試工作或者取消測試工作資格,并通報其所在單位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應試人在測試期間作弊或者實施其他嚴重違反考場紀律行為的,組織測試的測試機構或者測試站點應當取消其考試資格或者考試成績,并報送國家測試機構記入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違紀人員檔案。測試機構認為有必要的,還可以通報應試人就讀學校或者所在單位。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5月21日發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16號)同時廢止。


有關部門負責人

就《管理規定》修訂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跟小編一起來看——

一、請簡要介紹一下《管理規定》修訂的背景。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促進普通話普及和應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2003年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制定頒布的《管理規定》,為測試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指導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不斷發展成熟。截至目前,全國的測試機構發展到1700余個,測試員隊伍達5萬余人,測試總量持續增長,到2021年底累計超過1億人次,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時代以來,普通話水平測試社會認可程度顯著提高,測試需求更加旺盛。同時,測試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也面臨測試服務供給還不能很好滿足群眾需求、測試工作機制和管理體系需要進一步健全、測試工作人員和應試人的責任權利需要進一步明確等新的突出問題。迫切需要通過修訂《管理規定》以提升測試工作管理效率、規范效用和服務效能。


為此,2019年我們啟動了《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通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各有關部門、地方、專家、應試人員等意見,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充分研究吸收形成修訂草案,經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后正式印發。


二、請簡要介紹一下《管理規定》修訂的總體考慮。


此次《管理規定》的修訂主要有以下考慮:


一是適應計算機輔助測試開展后的新情況新趨勢,系統構建、完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制度體系,突出科學性;


二是滿足廣大群眾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斷學習和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需求,突出便民性;


三是完善權利保障和法律責任,突出規范性。


據此,此次修訂對原規定中部分制約或不適應工作發展的條文進行調整,對測試機構和應試人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給予回應。


三、在健全完善測試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方面做了哪些修訂?


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進一步明確職責劃分。明確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主管全國的測試工作、省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測試工作,并規定各級測試機構的職責。


第二,明確等級認定權限。規定普通話等級分三級,每級分甲、乙兩等,一級甲等須經國家測試機構認定,一級乙等及以下由省級測試機構認定。


第三,變更發證部門。將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的頒發機構由省級語言文字工作辦事機構變更為國家測試機構,進一步強化專業測試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四、在突出便民性方面,《管理規定》做了哪些修訂?


為向社會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測試服務,做了以下修訂:


第一,取消測試間隔時間的要求。以往人工測試資源有限,有“兩次測試間隔應不少于3個月”的規定。隨著普通話水平測試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目前通過計算機輔助測試和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間隔期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本次修訂予以刪除。


第二,增加電子證書相關規定。根據電子證照的有關國家標準,明確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分為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取消測試工作“屬地管理”的規定。為減輕應試人因測試需要往返異地而增加的負擔,將原來的“屬地管理”修改為“應試人可根據實際需要,就近就便選擇測試機構報名參加測試”。


第四,增加特殊人群參加測試的規定。明確視障、聽障人員參加測試的,省級測試機構應積極組織、提供便利,測試服務更有溫度。


第五,明確港澳臺人員和外籍人員參加測試要求。規定在境內學習、工作或生活3個月及以上的港澳臺人員和外籍人員可自愿申請參加測試。


五、在完善權利保障和法律責任方面,《管理規定》做了哪些修訂?


主要進行了三方面修訂:


第一,保障測試員和考務人員權益。規定測試機構和測試站點要為測試員和考務人員開展測試提供必要的條件,合理支付其因測試工作產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勞務等費用。


第二,保障應試人權益。建立申訴機制,應試人對測試成績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核,明確復核申請提出時間、接受單位、受理及作出決定時限等。


第三,增加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對測試機構、工作人員、應試人出現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明確應追究相應責任,強調測試的權威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六、請問此次修訂還有哪些亮點和創新點?


對測試工作隊伍建設提出新規定。將“測試工作隊伍建設”作為國家測試機構和省級測試機構的職責之一予以明確,將考務人員也納入測試工作隊伍統籌考慮。關于測試工作隊伍的建設及管理辦法,由國家測試機構和省級測試機構另行制定,以“法規+配套規范性文件”的方式,加強測試工作隊伍建設。


調整了“應接受測試的人員”的表述。此次修訂使人員范圍更為明晰,將原來應接受測試的六類人員重新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普通話為工作語言的人員,這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規定相統一;另一類是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關專業的學生。同時,此次修訂增加“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應當為本校師生接受測試提供支持和便利”的條款,進一步明確高等學校、職業學校保障學生參加測試的責任,更加突出教育系統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中應發揮的重要作用。


七、請問有哪些推進落實《管理規定》的舉措?


第一,做好宣傳解讀,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和測試機構要集中開展學習宣傳,準確理解和把握新的工作要求。


第二,加強部門協同,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與其他相關部門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管理規定》的貫徹落實。


第三,健全測試管理制度,將盡快修訂《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管理辦法》,制定《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隊伍管理辦法》等測試工作配套文件。


網站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  

版權所有 地址:

技術支持:

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59博免费白菜论线路检测,网站注册送37元 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菠菜送白菜网址大全,信誉好的菠菜导航 手机验证送8―88体验金,博一吧论坛白菜,百富论坛白菜网址 菠菜送白菜网址大全,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老虎机娱乐平台28元彩金 白菜网送彩金网站大全,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800cc全讯白菜网 新会员充值送彩金平台,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吉祥虎白菜彩金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