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教育教學從最開始的多媒體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到利用網絡平臺的教學+互聯網,再到如今的智慧學習的互聯網+教學。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在接受挑戰。在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又掌握哪些教育教學技巧才能更好的進行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和學習6個互聯網+時代下的教育技能,以便更好的進行教學。
第一:了解如何使用技術。
互聯網+的時代是一個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時期,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教學的應用備受關注。美國新媒體聯盟每年都會發布《地平線報告》來預測未來五年之內在教育教學中將成為主要應用的技術。因此,作為信息化時代的教師需要理解和掌握技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應用在教育教學中將有什么好處。在現今的科技發達的時代,學生精通很多技術,若想更好的進行類似1:1教學、智能環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智慧學習等,教師就要掌握些科技工具、應用程序和軟件。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工具和方法來幫助你減輕工作量,同時更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
第二:知道在哪里尋找有用的資源。
Tim Baners lee曾說過“我們淹沒在信息數據的海洋中,卻又忍受著知識的饑渴”,我們作為教師該如何在良莠不齊的網絡環境下去尋找到我們需要的各種教學資源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搜索技巧,還要掌握一定的語義概括和提煉的能力——也就是學會利用同義詞或是相關詞進行查找。
第三:參與社會媒體。
在過去,教師的教學只是發生在教室里。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教師需要積極的參與到社會媒體生活中,如何學生在課下利用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和互動,從生活中去關心和幫助學生。也可以和家長進行緊密的溝通和聯系,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教學。同時,老師們可以利用社交媒體與全市、全國甚至全球的教師連接形成大的交流學習的社區,更好的促進教師的發展。
第四:參與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培訓。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需要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需要指導如何去參與專業學習和成長的培訓或是網絡平臺。現代教師參與專業的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參加專業相關的會議、或者參與相關的網絡教學社區。
第五:培養良好的交流技能。
所有網絡和社交媒體的使用意味著老師今天要偉大的溝通者。優秀的口語和寫作能力是很重要的,無論這些技能用于博客、視頻博客、微博或者發郵件。同時要注意不斷的去更新自己的社交媒體中的內容,使得自己保持在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中。
第六:仍然是一個終身學習者角色。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非常迅速,你有沒有覺得百度時看到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或看到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物件,就非常好奇或是想使用和應用。教師是教育和學習的核心,因此需要尋找機會繼續學習和提升自己。以前很容易把參與教育機會的想法,說你當時不知道是不是有足夠的時間。 但是,你現在就不會有再多的借口啦,因為通過在線研討會、 MOOCs、在線課程使教師成為學生隨時隨地方便。讓我們一起約起來學習吧。
更多關于鄭州維綱中學信息請登錄官網://nav-developers.com/